【新语丝电子文库(www.xys.org)(www.xys2.org)】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方舟子不是学术警察 
 
⊙童大焕
《福建日报》2001年11月6日
 
  方舟子最近出了一本挺轰动的书——《溃疡——直面中国学术腐败》,指名
道姓地点了许多媒体、大名人、大教授的名。有人把方舟子喻为中国的“无薪学
术警察”(江晓原语),有人据此呼吁说中国“需要学术警察”,“方舟子改变
了中国学术腐败的现实”,“如果中国有10个无薪学术警察,像方舟子一样的警
察,学术腐败还会那么疯狂吗?也许会好多了”。当然作者也说,“我们不能把
希望寄托在少数人身上,要着手从学术体制上下功夫,动大手术”。(杨伟明语) 

  一出现什么“学术问题”,马上呼喊“学术警察”,这真令人骇怕。学术真
正需要的是什么?它需要的是学术自由、学术宽容、学术争鸣,惟独不需要什么
“学术警察”!在我看来,方舟子只是凭借自己身在海外的资源和环境,“童言
无忌”地通过攻击学界之丑陋怪现状,对一些科学上的知识提出不同见解而已,
他只是个论争者,却不是个有生杀予夺权的“警察”。他自己的“身份”和“学
术地位”跟被他点名的那些大名人大学者相比,显然也不在一个“层次”上。因
此,只要有足够的环境和勇气,而并不需要太多“专业知识”和高深的“学术水
平”,方舟子之类的论争者是完全可能“人才辈出”的。 

  另外,方舟子所揭露的许多问题绝大多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“学术问题”。
像这半年多来沸沸扬扬的“核酸风波”,把它吹得神乎其神者们所利用的正是古
已有之于今为烈的蒙昧主义的欺世盗名,他们借国人很少能看到国外相关的论文
之机,断章取义找有利于自己的“理论依据”大肆宣扬,搞的正是“信息垄断”
那一套。方舟子占着人在美国的天时地利,找相关的人、相关的论文一查,不就
把那伙人的老巢全揭了底朝天嘛!我们的许多所谓“学术问题”,根本就不是学
术问题。正如中科院院士邹承鲁先生说的,“核酸风波”不是学术之争,而是道
德问题。我认为那还不仅是道德问题,而是是否涉嫌欺诈的法律问题。乌黑黑的
里面只有利益,没有学术;只有文凭热职称热,惟独没有学术热。 

  我们不是没有权威,而是谁都可以充当权威。这才是麻烦的根源,才是伪科
学、伪学术畅通无阻横行霸市并且很容易“产业化”的根源。正如今年3月1日英
国《自然》杂志刊登的一篇题为《中国的希望与炒作》专门评论中国科技界现状
的社论所言:“一旦一个项目开始运行,就很难被批评……” 

  一方面,我们需要科学界整体的道德自律,同时需要那些真正埋头学术的科
学家们多一些深广的人文关怀,不能一心埋头实验室和故纸堆,两耳不闻窗外事,
否则就会给那些假学术之名欺世盗名者以可趁之机。另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“方
舟子”,同时需要方舟子那样的学术体制环境。 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【新语丝电子文库(www.xys.org)(www.xys2.org)】